目前我省持续降雨,
正处于的防汛的关键时期。

暴雨洪涝灾害的发生会造成
受灾人群居住环境恶劣、
营养状况较差、机体免疫力降低、
病媒生物及宿主动物栖息地或
孳生条件发生改变,
使得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风险增加。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暴雨洪涝灾害后容易发生的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
👇👇👇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人兽共患病,可因接触疫水导致感染,饮用生水时尾蚴也可自口腔进入。血吸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轻重不一,初次接触疫水后,尾蚴大量侵入皮肤或黏膜,发生急性血吸虫病,会出现发热、过敏反应(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食欲减退、腹部不适、肝脾大。

钩端螺旋体病
简称钩体病,主要宿主为猪等家畜及鼠类,人主要通过接触被污染的土壤和疫水感染发病。该病常具有自限性,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小腿肌肉触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肾综合征出血热
又称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吸入气溶胶或食物摄入、直接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潜伏期多为1~2周,该病起病急、畏寒、发热,典型症状为“三痛”(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红”(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似醉酒面貌,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

登革热
主要经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夏秋季高发。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表现为发热、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及明显疲乏等。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有的甚至出现多样性皮疹或皮肤黏膜出血。

如何预防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
01、个人防护
1. 尽量避免接触流行区疫水,对因生产生活、抗洪救灾等必须接触水体的人群,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涂抹防护油膏或穿戴防护用具。
2. 避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堆。
3. 家中安装纱窗、纱门。外出穿长袖衣裤, 尽量选择浅色,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被蚊虫叮咬。
02、其他干预和防控
1. 做好螺、蚴、蚊、蝇与老鼠等媒介生物控制工作,如人工捕打和药物灭杀等。
2. 做好家畜管控,提倡家畜圈养,防止家畜粪便直接流入水中。
3. 做好灾后粪便管理,修建临时厕所,禁止随地大小便,对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4. 提高自我防病和自我保护意识,出现症状及时就诊。
责编:唐先彬
来源:湖南疾控
2025年“农商银行杯”职工篮球赛开幕 梁志平宣布开赛
梁志平赴三道坑镇督导检查有效衔接等重点工作
九届县人民政府2025年第十三次常务会召开 梁元和主持
全县2025年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项目建设年”活动讲评、市对县年度考核工作调度会召开
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 梁志平主持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全力以赴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大盛会”活动奖励激励大会召开
梁志平带队调研农特产品进出口集散中心项目工作并主持召开调度会议
下载APP
分享到